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实践是行与思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商学院威海乡村振兴实践行“红色筑梦”团选择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调查,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党和政府因地制宜保障民生的努力。
本次活动通过对荣成宁津东墩村、东楮岛村乡村振兴的发展的深入了解,加深对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理论的理解。
青岛大学商学院威海乡村振兴实践行“红色筑梦”团队由一名老师和七名学生组成。
指导老师:赵业婷老师
队长:商学院2019级姜佳慧
队员:商学院2019级张宇
商学院2019级李娜
商学院2019级叶萌
商学院2019级王玥
商学院2019级刘珍雪
生命与科学学院2019级陶鸿霖
东墩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因村南设有抵御倭寇而建的烟墩而得名。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深入挖掘美丽乡村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实现了凤凰涅槃,将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打造成中国传统村落、“乡村记忆”工程首批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美丽宜居村庄,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美丽东墩“富春山居图”。
东楮岛,又名楮岛、褚岛、出岛。
东楮岛村位于荣成市东南最东端的一个狭长半岛上,于明万历年间建村,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岛上种满了楮树,村落由此得名。村落呈荷花状,北东南三面环海,西有一路通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东楮岛村以它极具特色、保留完整的传统民居“海草房”村落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列,被誉为生态民居的活标本。
东褚岛村现有海草房144户、630间,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东楮岛村通过完整地保留历史遗迹,运用村落建筑规划将新建住宅区与旧海草房进行划分,并打造连绵不断的特色海草房老街来还原曾经居民生活的场景。当地居民也跟随旅游发展的热潮,将闲置的海草房改为民宿来经营。
在东墩村参观原生态的海草房,体验一院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的海草房主题、院落群。并从多间海草房中选择极具代表性的海草房进行拍照,咨询当地村民海草房的特点与优势。
谷牧旧居是清朝嘉庆年间所建的农村四合院式海草房,具有典型的胶东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占地400多平方米,分南北两个宅院,是谷牧同志出生和青少年时成长的地方。
馆内复原了谷牧同志读书、工作、生活的场景,团队成员瞻仰了谷牧同志生平事迹,深切体会到了谷牧同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结和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清廉作风。
馆内共分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走上经济建设领导岗位”“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乡情亲情友情”四部分,生动地再现了谷牧同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党、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实践,展示了谷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业绩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谷牧同志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使大家深受感动,并表示无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以先辈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刻牢记筑牢廉洁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谷牧传记馆后面是市纪委打造的“廉洁家风馆”,集中展示了谷牧、曹漫之、李耀文、郭永怀、迟念佳、许振超等革命家及先进模范人物的家风故事与廉洁治家的典型事迹,通过对先辈“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精神的学习,“红色筑梦”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良好家风对于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意义。
2015年以前,村里的海草房是个人对外出租,从而赚取经济来源。2015年以来,大部分海草房由当地村委政府设计装修方案,修旧如旧,维持海草房特色,内部根据个人经济水平进行相应装修,再利用石岛三面环海,气候适宜的地理环境,发展民宿。
2017年,东楮岛村投资1200万元建设海上平台、海洋牧场展示厅、游艇码头等海上旅游设施,购置1艘18.8米的休闲海钓船,打造集海底观光、休闲垂钓、游客接待、商务会议、餐饮服务、海洋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暑期三下乡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
参与三下乡活动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于乡村振兴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推动人际交往以及沟通能力的发展,提高对社会的整体认识,进一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