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大青年

>

正文

362支团队,3257人,青岛大学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者:  来源:  编辑:孙建华    时间:2020-08-25    浏览: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的孩子们和来自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是长期困扰山东邹城市城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长春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今年暑假得到了解决;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姜山镇的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口获得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领取了免费的药品……

一粒种子很难结出丰硕的果实,一片种子播散到大地上却可以开出绚烂的青春之花。2020年,青岛大学的3257名青年学子组成362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科技护航脱贫攻坚、卫生助力美好生活方面将“论文”写到了祖国大地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将优秀文化普及到群众中。

“文以化人 文以载道” ,2020年暑期,由青大学子组成的132支文化下乡团队通过墙体彩绘、艺术展演、文化宣讲、支教助教等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在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美术学院的“青春助力 彩绘泗水”文化下乡团队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扎染艺术的方式助力当地新农村建设。在莱西市姜山镇垛埠村,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学子们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风民俗等主题,为前垛埠村文化展馆和幸福小院创作墙体绘画作品,给村容村貌增添现代审美气息和浓郁文化氛围。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盐亭中学,物理科学学院“筑梦”教育关爱服务团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励志故事,教育中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矢志报效国家,与中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正在和当地小朋友一起进行墙体彩绘

科技护航脱贫攻坚,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理论知识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生产力。今年暑期,1600余名青大学子走出校门,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社区工厂,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不仅青岛大学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的暑期科技下乡团队解决了长期困扰山东邹城市城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难题,由电气工程学院组成的“临危智变”三下乡调研团采用“小分队、云会议”的方式赴日照金马工业集团进行实地调研,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同样也得到了集团的认可;自动化学院“青春乡行”助力脱贫调研团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到德州市乐陵市丁坞镇调研脱贫中存在问题,给出制度、资源、结构等多维度下精准扶贫下的“嵌入式”发展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自动化学院的同学们调研脱贫中存在的问题

卫生助力美好生活,将医院门诊开设到乡村里。

7月12日,由青岛大学医学部医诚志愿者服务团的12名本科生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9名医生组成的“健康行”爱心医疗服务团在莱西姜山镇准时进行义诊活动,尽管大雨连绵不断,但村民们对义诊活动的热情丝毫不减,前来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们在同学们的指导下井然有序地排队、问诊、拿药,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同样由医学部派出的“少年意气,医路启航”爱心医务团深入到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的医院和诊所调研乡村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暑期,青岛大学医学部共派出33支服务团队活跃在护养院、企业、社区、乡村通过义诊、科普等接地气的方式助力老百姓创造美好生活。

青岛大学医学部派出的团队进行义诊

近三年来,青岛大学团委始终坚持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相结合,派出1255支社会实践团队,10000余人次参与到“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青年学子将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 上一篇:军训日志 | 蓝色大海的传说 下一篇:校领导会见我校"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 >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泓园大学生科创文化中心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3169   邮箱:qddxtw@163.com

Copyright 青大青年 共青团青岛大学委员会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